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使用硫唑嘌呤患者TPMT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使用硫唑嘌呤患者TPMT

来源:

炎症性肠病使用硫唑嘌呤患者TPMT基因多态性及酶活性检测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 ( AZA ) 等能有效诱导和维持炎症性肠病 ( IBD ) 的缓解 ,减少激素依赖。但AZA个体疗效差异和对于药物毒副作用的顾虑都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使用 ,从而降低了IBD患者的治疗质量。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 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 ) 是AZA 等药物代谢途径中重要的代谢酶,与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有重要关系。TPMT基因多态性是决定其酶活性的遗传基础,TPMT突变等位基因 (*2,*3A ,*3B,*3C,*3D,*4-*19 ) 与酶活性异常有关,TPMT基因突变和酶活性异常共同决定了个体用药疗效差异和药物毒性。野生型TPMT基因决定酶活性正常或偏高,当接受推荐剂量的AZA类药物治疗时,有一定疗效和副作用,如果酶活性过高一方面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肝脏毒性的发生;突变杂合子决定酶活性偏低,用药疗效好但易出现骨髓抑制;突变纯合子导致酶活性缺乏,骨髓抑制风险大,不建议使用AZA 。TPMT基因多态性和酶活性存在种族差异,既往研究对象都是白种人。本研究拟对使用AZA 的中国汉族IBD 患者检测TPMT基因多态性和酶活性,跟踪调查个体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明确两者相关性,探讨检测的临床价值,为将来建立AZA治疗IBD疗效与毒性预测监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43 例确诊为IBD患者,所有患者有接受AZA 治疗指征并开始或拟使用AZA治疗 ,运用引物特异性PCR及PCR-RFLP方法进行TPMT*2,*3A ,*3 B,*3C四种突变等位基因检测 ,预测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跟踪监测用药患者疗效及毒副作用。
进一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 ) 检测6例发生毒性患者和7例未发生毒副作用患者红细胞内TPMT活性。
结果 所有43 例患者均为野生型TPMT基因型 ,未出现 TPMT突变杂合子或纯合子。野生型患者理论上均可采用标准AZA 剂量治疗,而采用AZA 治疗后有5例患者发生了骨髓抑制,其中3例为早期 (用药3月内),2例为晚期 ( 用药1年以上 );1例发生了肝脏毒性。对发生毒副作用患者进一步对照研究检测TPMT 活性,发生早期骨髓抑制的3例患者TPMT平均活性低于没有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 ( 9.3±2.1 U /mlpRBC vs 18.0士6.2 u /mlpRBC ;p=0.046 ),并且低于早期未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组 ( 9.3± 2.1 U /mlpRBC vs 17.7±5.5 U /mlpRBC ;p=0.029 )。
发生肝脏毒性的患者1例,TPMT活性为28.8 U/mlpRBC,明显高于没有发生肝脏毒性的患者 ( 14.7±.4.8U /mlpBRC )。12 例患者 ( 1例患者因严重骨髓抑制停药,其余12 例用药超过6月),维持缓解的8例,无效或复发的4例,有效组TPMT活性显著低于无效组 ( 13.7±3.5 U / mlpRBC vs 22.0±5.5 U /mlpRBC ;P=0.009 )。
结论 汉族IBD 患者TPM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较低,与酶活性一致率也低于西方白种人。单独TPM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AZA疗效和药物毒副作用;而研究发现TPMT活性能较好的预测早期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及治疗疗效。因此在IBD 患者使用AZA前联合检测TPMT基因多态性和酶活性将有助于预测疗效,筛选AZA药物毒副作用的高危患者,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硫唑嘌呤,TPMT基因多态性,酶活性
作者:
曹倩  商燕  高敏  姒健敏  朱琴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