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新疗法
来源:
新的研究显示,一些见于脐血的特殊干细胞天生具有迁移至肠道和促进细胞在此聚集的能力,显示这些细胞可能可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该研究的第一作者Graca Almeida-Porada博士说:“这些细胞参与了血管的形成,并且有可能被证明是改善在IBD中所见血管异常的工具。”该研究发表在9月份《Hepatology》杂志上。美国的IBD患者多达100万,IBD的特征是频繁腹泻和腹痛。虽然目前IBD无法治愈,但是药物疗法可减轻炎症和预防免疫应答。然而这些药物疗法并非总是有效。该研究的远期目标便是研发一种可注射的细胞疗法以诱导组织康复。
研究者们研究了一群存在于脐血、骨髓和循环血的特殊细胞(称为内皮集落形成细胞)。1997年,有学者发现这些细胞可促进成人(而不仅是胚胎)的血管形成,从而开启了用这些细胞进行治疗的想法。在人类中进行的研究验证了这些细胞具有改善肢体血流减少和治疗心脏病的能力。然而,探索这些细胞归巢至不同器官并导致组织特异性细胞聚集的固有生物学能力的研究很少。评估它们迁移至肠道的可能是一种明显的选择,因为功能障碍的血管是IBD的标志之一。IBD患者不仅循环中的血管形成细胞水平降低,而且IBD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发育异常或不成熟的血管,进而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
将这些细胞注射入孕59~65天的胎羊中。约11周后,对肠道组织分析以检测是否存在人类细胞。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细胞已迁移至肠道,并且明显地导致了细胞在此处聚集。研究者还评价了这些细胞归巢至肝脏的能力。到达肝脏的细胞数量少于到达肠道的细胞,提示需要新的策略以增强这些细胞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潜能。
Ref: Hepatology (Baltimore, Md.) 2012 Sep ; 56 (3): 10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