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程度
来源:
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黏膜愈合程度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接受激素治疗(n=86)的UC患者随访2年。首先在治疗6个月后对其进行早期临床疗效评价(Powel-Tuck,PT)和组织病理学分级,并将患者分为完全应答(A组:PT,0~1分;病理分级,0级)、部分应答(B组:PT,0~1分;病理分级,Ⅰ~Ⅱ级)和无应答(C组:PT≥2分;病理分级≥Ⅲ级)。随后对其疾病复发、再入院、结肠手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预后情况进行追踪,评估早期治疗UC的黏膜愈合程度和其后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年后,完全(A组)和部分应答(B组)患者预后情况在以下方面出现差异:再入院率[A组27.5%vs B组44.1%;P=0.018;OR=2.24;95%CI(1.11~3.98)]、免疫抑制治疗[A组7.5%vs B组26.5%;P=0.008;OR=5.67;95%CI(3.24~8.93)]、结肠切除术[A组0.00%vs B组17.6%;P=0.035;OR=5.43;95%CI(2.14~7.64)]。结论激素治疗UC早期达到黏膜愈合与其后期良好的预后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作者:
李匡一;张亚历;崔西玉;李兆滔;邱小蕾;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