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曲美他嗪片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消化在线: 曲美他嗪片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来源:

曲美他嗪片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能力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及水肿。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心衰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心血管病,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统计,对心衰住院病例共10714例所做的回顾性调查,病因中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种病因之首。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多种因素可导致心肌重塑的发生并影响到左心功能,一旦合并心力衰竭往往预后差且治疗困难,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患者预后差,且具有不可逆性。常规治疗以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等药物为主,已纳入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近年来,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这一途径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已经日益受到关注,曲美他嗪是一种独特的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产生途径的药物,它能够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抑制脂肪酸β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心肌的机械效率。
本课题研究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方案,可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应。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知识产权现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多种因素可导致心肌重塑的发生并影响到左心功能,一旦合并心力衰竭往往预后差且治疗困难,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研究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并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曲美他嗪作为一种独特的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产生途径的药物,能够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抑制脂肪酸β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心肌的机械效率,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但对于心力衰竭,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曲美他嗪在这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我院是济南市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是省级重点科室,是“济南市缺血性心脏病研究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0余项,且本市急救中心位于本单位,本单位AMI病人年收治200例以上,年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00例以上,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院中心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基因扩增仪、测序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等核心设备,主要采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临床肿瘤信号调控与发病机制为研究方向,建立了在基因-细胞-蛋白水平的科研平台和服务体系。实验室注重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先后聘请国内外多名教授为实验室客座教授以指导实验室各方面工作。能在蛋白质水平–DNA水平-分子水平为冠心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全方位服务。实验室拥有与山东大学图书馆相链接的强大的网络系统,为我们获取行业、专业信息资源、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提供方便。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
  心力衰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对社会和病人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本课题通过研究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方案,可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应。
五、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定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选取既往明确有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心力衰竭患者300例,入选标准①至少半年前有心肌梗死病史;②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明确至少存在一支冠脉有严重病变,狭窄≥70%;③按照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分级,入选心功能在Ⅱ-Ⅲ级的心衰患者;④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并排除①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及肥厚性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②按照NYHA分级,心功能在Ⅰ或Ⅳ级的心衰患者;③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的心衰患者。按照随机列表分为实验组即曲美他嗪组(n=150,20mg tid)与对照组即安慰机组(n=150,20mg tid),两组患者其他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等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治疗后1月、六个月、一年分别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根据六分钟步行试验对两组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测量两组患者BNP(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hs-CRP (hs-C-reactive protein)及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等相关因子浓度的变化。并追踪患者一年来因心衰再入院、心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年度计划内容
     2013.1--2013.3    预试验               预计经费投入1万元
   2013.4--2014.9    收集病例,临床药物、 
留取标本化验相应指标  
随诊观察病人预后情况   预计经费投入5万元
      2014.10—2014.12  总结试验数据书写论文    预计经费投入1万元            七、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第一主研人张旦 心血管内科、医学硕士、住院医师、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4
余篇,SCI收录2篇。
第二主研人苏国海 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本单位副院长、在
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5篇,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
第三主研人才晓君 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在国家级杂志发表
论文10余篇,SCI收录7篇。
第四主研人关玉庆 心血管内科、本院介入科主任、本科、副主任医师、在国家
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第五主研人王磊 心血管内科、本科、主治医师、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
10余篇。
第六主研人赵卓 心血管内科、博士、 主治医师、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
余篇,SCI收录5篇。
第七主研人李悦妍 心血管内科、医学硕士在读,致力于各种缺血性心脏病的
基础及临床研究。
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我院是济南市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是省级重点科室,是“济南市缺血性心脏病研究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取的一定的成果,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0余项,且本市急救中心位于本单位,本单位AMI病人年收治200例以上,年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00例以上,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院中心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基因扩增仪、测序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等核心设备,建立了在基因-细胞-蛋白水平的科研平台和服务体系,能在蛋白质水平–DNA水平-分子水平为冠心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全方位服务。实验室拥有与山东大学图书馆相链接的强大的网络系统,为我们获取行业、专业信息资源、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提供方便。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