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学习班
来源:
2014年11月22日,由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医学部举办的“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学习班”在东方医院顺利召开。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代免疫学迅猛发展,人们对IBD的认识不断增加,有关IBD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更新了一些观点,不再单纯地认为其发病仅仅是免疫反应异常,而可能涉及到遗传、免疫、环境、肠道微生物等多方面因素。
葛海燕教授和刘菲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学习班。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主任郑萍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占举教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朱维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主任崔龙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病科主任刘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戎兰教授分别就“炎症性肠病的多学科联合诊治”、“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进展”、“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进展”、“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进展”、“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炎症性肠病术后预防复发”进行了讨论。
另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施斌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林江教授等专家分享了他们的一些经典病例,也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