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利用血浆中VitD浓度作为替代指标
来源:
炎症性肠病(IBD)的管理模式继续发展,然而在治疗效果上,尤其是中度到重度患者,仍然很难预测。虽然生物制剂的引入,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和α4-整合素抑制剂,改善了整体治疗结果、临床缓解率仍然高度可变,从40%到80%不等。在JPEN议题,Zator和他的同事们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预测IBD患者抗TNFα治疗结果,VitD浓度预处理可能是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截用30 ng / mL的VitD基线浓度,研究人员发现患者治疗前缺乏VitD更有可能提前体验中止抗TNFα疗法(危险比[HR],2.13;95%可信区间[CI],1.03 - 4.39;P = .04)。结果排除病人合用全身性类固醇,如强的松(危险比,2.80;95%可信区间,1.02-7.71)。更重要的是,早期中止治疗的主要原因(72%的病例)是没有功效,这表明VitD缺乏作为预处理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
这项研究也可能在对药物-营养素交互的理解上开启新的篇章。我们现有的知识让我们认为监测营养地位与某些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因是防止不良事件。例如,补充维生素B6是为了预防患者在使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的神经病变。但我们还没有看到先前任何例子:当血浆中某种靶向微量营养素达到一个特定的阈值,药物治疗效果可以大大增强。如果此项结果在未来的研究得以证实,关于药物-营养素交互显示微量元素状况作为替代指标来预测药物治疗结果,这可能是最著名的例子。
但是,在将来的调查中,Zator研究目标中没有提到的那些重要的方面也应该被提出。首先,不清楚是否预测价值的VitD浓度的治疗响应能被应用于其他生物制剂,如那他株单抗。第二,研究人员使用30 ng / mL的浓度作为VitD单截止状态。然而,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也就是说,是否治疗前血浆VitD浓度越高,那么临床效果越好?VitD状态没有观察到进一步治疗好处时天花板效应是否存在?第三,之前用抗TNFα疗法无法缓解的严重患者,当滴定血浆VitD浓度达到50 ng / mL或比治疗前剂量更高,是否具有临床获益?第四,启用抗TNFα制剂前患者中VitD水平不能被有效优化的,在具有成功率和可比性药物治疗期间会达到血浆中VitD浓度的阈值吗?第五,为了达到最好的临床效应,血浆最佳VitD浓度应随个体抗TNFα制剂而变化吗?第六,VitD浓度的预期治疗效应会被患者并用的其他炎症性肠病药物改变吗?第七,是否可以选用20 ng / mL的浓度作为血浆VitD阈值而不是30 ng / mL ?
总之,不同于许多其他协会那样研究VitD和疾病状态两者关系,Zator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因为它可能会在IBD药物靶向治疗和其他可能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开启新篇章。然而,在这个方法变成真正的改变者之前,也增加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必须得以适当解决。
Ref: Lingtak-Neander Chan, PharmD, BCNSP, Shirley C. Paski, MD, MSc, Using Plasma Vitamin D Concentration as a Surrogate Marker to Predict Drug Response: A New Chapter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Beyond?[J].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Nutrition,2014,38,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