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体育锻炼和IBD风险
来源:
背景:
尽管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病理生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但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过去数十年间炎症性肠病发生率的增加以及已知的遗传风险位点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相对不高(<15%),突出了环境在炎症性肠病发生中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的环境危险因素很少。
近期的体内研究显示,锻炼可以诱导细胞自体吞噬,这种溶酶体降解途径已知可以预防某些疾病,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传染病以及炎症性疾病。与此同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在溶酶体降解途径中发现了克罗恩病的敏感位点,提示体育锻炼与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之间的潜在机制关联。
方法:
研究者在两项大型的美国女性前瞻性队列研究(护理健康研究以及护理健康研究Ⅱ)中考察了体育锻炼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由于获得了这些人群20年以上每2年更新一次且经过验证的生活方式、饮食以及医疗诊断数据,使作者有机会在其它潜在的风险因素的背景下考察在成年期的不同时间点评价的体育锻炼与随后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截至2010年,研究者在194 711例女性(贡献了3 421 973人-年的随访期)中记录到284例克罗恩病发生病例,以及363例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病例。与体育锻炼水平最低的1/5的女性相比,体育锻炼水平最高的1/5的女性肥胖(体重指数 ≥30)或目前吸烟的概率较低。按照体育锻炼的1/5划分,受试者在年龄、阑尾切除术病史以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激素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
与总体体育锻炼水平最低的1/5的女性相比,年龄校正的克罗恩病发生风险随着体育锻炼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使用克罗恩病的已知及可能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吸烟、阑尾切除术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绝经后激素治疗)校正之后,此风险未显著改变(趋势的P值等于0.02)。
研究者考察了克罗恩病确诊前的症状限制体育锻炼进而导致研究者观察到的负相关性的可能性。因此,研究者使用每个2年随访间期之前至少4年收集的体育锻炼数据进行了滞后分析,并观察到了类似的相关性。与体育锻炼的累积平均水平处于最低的1/5的女性相比,锻炼水平处于最高的1/5的女性中多变量校正后的危险比为0.71(95%置信区间为0.46-1.09,趋势的P值等于0.03)。与此类似,与剧烈体育锻炼的累积平均水平处于最低的1/5的女性相比,锻炼水平处于最高的1/5的女性中多变量校正后的危险比为0.68(95%置信区间为0.43-1.06,趋势的P值等于0.02)。与克罗恩病不同,研究者未观察到体育锻炼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表3)。与总体体育锻炼水平最低的1/5的女性相比,体育锻炼水平最高的1/5的女性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多变量校正后的危险比为0.91(95%置信区间为0.65-1.26)。按照预先定义的类别(<3,3 - <9,9 - < 18,18 - < 27,≥27 MET h/wk)进行比较,研究者同样未发现体育锻炼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存在任何关联性(趋势的P值等于0.42)。
结论:
在US女性中进行的2项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体育锻炼增加与克罗恩病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但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降低无关。目前尚不明确这些与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是否意味着体育锻炼对改善已患有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有益,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此外,进一步研究体育锻炼对存在细胞自我吞噬和先天性免疫途径中的已知遗传危险因素背景下克罗恩病的发生风险和进展,将有助于阐明这种相关性的潜在机制。最终可以通过在已知存在克罗恩病遗传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减轻疾病的发生风险,或者在已经患有疾病的患者中控制其进展。
Ref: Khalili H1, Ananthakrishnan AN, Konijeti GG,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rospective study from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cohorts. BMJ. 2013 Nov 14;347:f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