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的致癌风险
来源:
背景:
炎症性肠病(IBD)可能会并发肠癌和肠外癌,原因可能是局部和系统炎症。IBD患者的致癌风险应进行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队列应代表广泛并未经选择的疾病谱。这使得风险估计可应用于一般IBD患者并用于警示患者。
结论:
缺少总体评估致癌风险并根据患者表现型和IBD治疗类型评估风险的人群研究。由于这些原因,现有人群研究的结果难以转化为临床指南。IBD患者的确诊年龄、疾病程度和治疗类型差异显著,可能会有助于确定致癌风险极高的患者亚群。丹麦的IBD治疗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巯嘌呤类药物和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特别是认为5-ASA和巯嘌呤类药物会降低或增加IBD患者的致癌风险。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前瞻性随访的以丹麦北日德兰郡人群为基础的IBD队列,从而根据IBD表现型和治疗类型探讨总体致癌风险和特定癌症亚型(肠癌和肠外癌)的风险。
结果:
1,437名UC患者随访22,582人年(中位随访时间:15年;范围:0-33年),774名CD患者随访11,261人年(中位随访时间:14年;范围:0-33年)。队列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见表1。
结论:
总之,这项长期随访2211名特征明显IBD患者的人群队列研究表明,CD患者的总体致癌风险增加,而UC患者的风险没有增加。然而,某些癌症亚型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癌症风险与患者特征、吸烟和药物治疗暴露之间的相关性因癌症亚型的不同而不同。值得注意的是,CD患者淋巴瘤风险的增加与巯基嘌呤暴露无关。
Ref: Jess T1, Horváth-Puhó E, Fallingborg J, et al. Cancer risk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cording to patient phenotype and treatment: a danish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Dec;108(12):18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