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IBD中的贫血:基于人群为期10年的
来源:
研究背景:
IBD患者患贫血的时点患病率估计为6%~74%。数据差异或许由于对贫血定义的不同和研究总体的不同。
研究目标:
为了回顾性地确定前瞻性的、基于人群的、起始序列研究数据中得到的IBD患者在初诊时和 1、5、10年后随访期间贫血的发病率(益普生研究)。比较10年后贫血的发病率和背景总体贫血发病率,并评估在诊断时和随访中和贫血有关的临床因素。
研究方法:
基于人群、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入组了的IBD初诊患者。分别在1、5、10年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检测和血样。贫血标准根据WHO而定。
研究结果:
研究入组756位患者(UC患者519,CD患者237),诊断显示48.8%的CD患者和20.2%的UC患者贫血(P < 0.001)。除了CD妇女患者,全部患者随着疾病进程贫血的比例降低。对所有患者来说,患病十年后,除了UC妇女患者,贫血的相对风险增加了,。疾病进程中和贫血相关的变量基本稳定,升高的CRP是贫血风险的最显著预测因子。较之UC,CD中贫血更为常见。贫血的患病率随着疾病进程而降低。CD妇女患者贫血患病率较高。升高的CRP和贫血独立相关。即使患病10年后,CD妇女患者贫血患病风险还是很高。疾病进程期间,贫血相关的变量基本稳定, CRP水平升高和皮质类甾体激素的应用是患病风险的最强的预测因子。研究者的发现强调 IBD贫血很大程度上和炎症活动相关。密切的监视和足够的针对贫血及其病因的治疗能阻止系统性的表现和生活质量上的降低。
研究讨论:
这是第一次从基于人群的初始队列数据中对初诊、1年随访、5年随访、10年随访的IBD患者确定其贫血患病率的研究。初诊时发现,贫血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CD组(48.4%);然而,在疾病第一年里患病率显著地降低了。在10年随访期间,除CD妇女患者外,所有组的贫血患病率继续降低。在初诊组和10年随访组中都显示,升高的CRP和贫血独立相关。研究显示文献中描述的贫血患病率可能由于测量Hb的时间而存在差异。 病程不同的研究人群的患病率数字,不一定能让我们准确地看待贫血的影响。根据几项报道贫血患病率的研究,患者病程范围很宽(0年~58年)。患者病程中Hb测量的时间很重要,应该考虑在未来的患病研究中予以考虑。患病1年后和5年后贫血风险的降低时有作为测量时间的前景的。这项发现有几个可能的解释。IBSEN队列研究中先前的出版物显示了,需要糖皮质激素(GCS)治疗、复发次数和手术必要性在头10年的疾病进展期内是降低的(从初诊后的后5年到第二个5年期)。除此之外,炎症和疾病活动似乎减少了。很少的炎症导致了流血减少、肝杀菌肽抑制的减少和肠道铁吸收的增加。还有,复发到成功治疗之间的时间变得更短,因为患者和他们的医生识别出了症状,从而能更早地开始有效的治疗。在这10年来IBD治疗的总体改善或许也是个因素。
然而,很少患者接受了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相对更少的患者接受了免疫调节剂。因此,我们还不能在这个研究中估计这些药物的作用。5年后,与背景人群的预期风险相比,患者组贫血的绝对风险仅略有增加。然而,我们确实发现,即使经过10年的病程,与背景人群相比,贫血的CD患者和男性UC患者的RR呈显著增加。这一发现的证据基于年轻的CD患者。每个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该是维持正常的Hb水平。然而,从人群角度来看,我们可能没有想到,患病率比在一般人群中发现的患病率要低。10年后的贫血的UC妇女患者的RR水平没有增加,可以认为由于足够的随访和对这个组的成功治疗。此外,在每个时间点,先前的非贫血患者成为贫血。因此,对于亚组患者,正常血红蛋白的测量并不意味着继续监测没有必要。
Ref: H?ivik ML1, Reinisch W, Cvancarova M, et al. Ana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10-year follow-up.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4 Jan;39(1):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