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Gastro2013的医学精要
来源:

全球瞩目的2013年世界/亚太消化病大会(Gastro 2013 APDW / WCOG)于2013年9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的内容专注于胃肠病、肝病、内镜、消化外科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受关注的是炎症性肠病(IBD),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IBD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炎症性肠病(IBD)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然不断增加;虽然仍低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攀升,华南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最低。
与西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相比,中国多数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疾病较轻,肠道外表现(EIM)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尤其是瘘和肛周疾病。
在东方,5-氨基水杨酸(5-ASA)和皮质类固醇是首选的炎症性肠病(IBD)治疗药物;一些本地试验观察到联合中药的疗效似乎更好。
在未来炎症性肠病(IBD)的疾病管理中,将会出现预后不良指标的确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新的生物仿制药以及良好的药物研发产品线。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极有可能)与大肠癌风险增加相关。对于高危病人【伴有轻度或重度内镜或组织学活动性炎症的广义炎症性肠病(IBD),近5年内狭窄等等】,强烈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