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在线: IBD 风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来源:
对新近IBD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发现,欧洲与北美仍然是IBD发病率最高的地区(~20/100,000/年),同时全球IBD的患病率也呈升高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2个:1)对IBD诊断及认知的提高;2)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加了IBD风险因素的暴露。
基因、胃肠道微生态菌群、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IBD的发生与演变。基于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胃肠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空气污染、高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增加罹患IBD的风险,而高纤维饮食、维生素D摄入、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蠕虫感染则可能降低IBD罹患风险。
吸烟增加罹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的风险;但对于UC的发生则是保护性因素,即使戒烟2-5年、这种保护作用仍存在。推测可能与尼古丁和氧化应激有关。母乳喂养能影响婴儿的肠道菌群、进而影响 IBD 的发生,限于目前研究的质量,仍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
因此,未来仍需要大样本量、设计严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明确 IBD 的风险因素。

Ref:Ponder A, et al. A clinical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lin Epidemiol. 2013 Jul 25;5: 2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