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综述解读

消化在线: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综述解读

来源:

原文:Adherence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 overview

解读: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综述解读

Ref:Bernick SJ, Kane S. Optimizing use of 5-ASA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focus on patient compliance and adherence. Patient Relat Outcome Meas 2010;1:57–6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治疗依从性作为影响慢性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慢性疾病成功的治疗并不仅决定于医生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也决定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依从性差可造成治疗疗效不佳、疾病进展、检查费用增加、病残及病死率增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疾病的复发-缓解时间可影响患者的长期病程及预后。诱导及维持长时间的临床缓解是UC的治疗目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成为临床医生在UC治疗过程中很大的挑战。在UC的治疗中,评估患者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自身情况和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采取适当干预使UC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成为每个IBD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依从性、病因、依从性差的原因、危险因素、后果及应对策略等作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就UC治疗中用药依从性问题做一综述。

 

UC治疗依从性的现状

大多研究报道的数据是关于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在UC标准诱导及维持治疗的依从性。社区人群的依从性显著低于临床试验患者(40-60% vs 80%)。在一项92例患者的队列研究中,每12周进行随访,共进行了不少于48周的随访,结果显示仅43%的患者做到100%依从随访。另一项包含94UC患者的研究发现,仅40%患者依从性较好,全部患者服药的中位剂量仅为处方剂量的71%。欧洲最近的一项包含6国的线上调查发现,在全部372名患者中,60%UC患者依从性较差,仅有7%患者依从性较好。

 

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WHO将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决定因素分为五个维度:社会-经济相关、医疗保障相关、治疗相关、条件相关及患者相关。

Manitoba IBD队列研究显示UC患者较CD患者依从性更差(OR 4.4295% CI 1.66-11.75),年轻女性较年长女性更为不佳(30岁以下 vs 50岁以上:OR 3.6495% CI 1.41-9.43,30岁以下 VS 40-49岁:OR 2.6295% CI 1.07-6.42)。Kane等发现UC患者中男性对用药的依从性较女性更差,其中,年轻男性为依从性最差的群体。达到无症状临床缓解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佳,经常无法按时按量服药,这与他们对疾病特点认知不足有关。

相关研究发现:年轻、单身、药物剂量大、疾病认识不足、用药知识匮乏成为UC依从性差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报道最多的因素为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服药的不便性,例如:每日多次使用多片5-ASA药物,并可能采取侵入性方式(肛塞)给药。Greenberg等研究发现,每日1次或2次给药(73%&70%)较3次(52%)及4次(42%)能显著提高依从性。ShaleRiley的研究发现每日3次给药及全职雇员是依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药物费用、讳疾心理、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信心不足也导致了UC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

 

依从性不佳的后果

依从性不佳会给患者带来危害。Kane等进行的一项99UC患者的队列研究中,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复发的概率为依从性好的患者5倍(HR 5.595% CI 2.3-13P<0.001)。Robinson等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依从性不佳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依从性较好的患者(RR 1.4495% CI 1.08-1.94P=0.0014)。更有甚者,Moody等研究发现对5-氨基水杨酸治疗依从性不佳或停药可显著提高UC癌变的发生率,5/152依从性好的患者及5/16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发生结肠癌(P<0.001);Eaden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服用5-ASA类药物(≥1.2g/d)可使结直肠癌患病率降低81%P=0.006)。此外,依从性不佳导致患者门诊费用上升2-3倍,住院费用上升近20倍。

 

提升UC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对策

许多患者不愿准确提供自己服药依从性情况,这可能使许多医生感到困惑。事实上,许多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想要去取悦于医生,因此他们只会讲医生希望听到的话。解决这种问题正确的方法是更温和地沟通,例如:“我明白全部按时服用这些药物很难,所以你需要告诉我准确的漏服情况”。诸如此类的沟通方式可能会使患者感觉更舒服,从而愿意提供真实的服药依从性情况。

研究显示,药片量和每日多次给药与用药依从性不佳有关,药片量减少和服药频率减低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最近一项系统回顾显示,简化用药方案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另外,一项对患者的互动调查数据显示,就患者来说,理想的用药方案为用药频次更低的方案。一项研究对比了美沙拉嗪每日一次用药方案与传统方案,两者用药依从性显著不同(分别为100%70%),但两者疾病复发概率大致相同。Lachaine等报道每日单次服用延迟/延长释放剂型的美沙拉嗪较其他口服给药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P<0.001)。一项类似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362例以美沙拉嗪2g/d维持治疗的UC患者中,单次给药的维持缓解率显著高于两次给药(74% vs 64%P=0.024)。

另一项造成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为局部给药,许多患者不接受栓剂及灌肠剂,而此类用药为远端结肠受累的标准治疗方式。D’Inca等发现栓剂及灌肠剂局部用药因其不适感,较口服给药可显著降低用药依从性(32% vs 60%P=0.001OR 0.25CI 0.11-0.60)。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左半结肠型活动性UC患者,口服给药及灌肠给药在治疗后8周的诱导缓解率大致相当(60% vs 50%95%CI -12-+32),作者建议更大规模的多中心协作加以验证。

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对于年轻的UC患者,网络随访、患者宣教及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结论

对于UC等慢性疾病,用药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临床现实中,UC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高,造成了疾病复发率升高、生活质量下降及治疗费用升高,因此在UC治疗中,识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及了解患者的诉求成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关键。

减少摄入药片量及用药频次可显著提高UC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适当的患教及行为干预也可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有所帮助。



网站声明:本网站刊载内容为内部交流使用,刊载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且不做为任何治疗依据和参考。因刊载内容影响读者相关利益本网站及作者均不负责。 注明来源本网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网站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本网所有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因作者导致的版权侵权由作者 承担全部责任。所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医学顾问网所有。特此声明!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