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

来源:

原文:Preventive health measur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解读: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

RefAyokunle T Abegunde, Bashir H Muhammad, Tauseef Ali.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Sep 14; 22(34): 76257644. 

   

        炎症性肠病(IBD)无法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护理,寻求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降低发病率、住院率和手术概率是疾病完全缓解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重点对有助于降低IBD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回顾总结,此类措施是IBD患者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

 

一、戒烟

        吸烟是CD的危险因素,增加CD发病风险,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增加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手术治疗的风险.因此,戒烟是CD患者治疗的重要目标。相反,吸烟对UC有利,可以改善病情,降低结肠切除率,但其益处需与其他害处相平衡。戒烟最好向专门的戒烟诊所咨询,可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NRT)、药物治疗等。临床工作中对吸烟进行干预,如询问吸烟史,建议戒烟,协助患者进行NRT治疗等,可能有助于戒烟。

 

二、体育活动与锻炼

        有研究表明:健身可以降低与CDUC发病风险相关的全身炎症水平,故体育运动可能是IBD的保护性因素。由于体育运动可能会改善IBD患者的心理、营养状况和免疫学应答,提高骨密度,减少肌肉流失和增加肌肉强度,所以它可能可作为一项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及建立有针对性的方案。

 

三、营养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纤维的饮食可能与IBD风险增加相关。高膳食纤维食物,尤其是水果和十字花科蔬菜,可降低CD风险,但对UC无效。肠内营养可改善CD病情、减少对糖皮质激素的需求。但是,具体饮食方案尚需进一步研究。有症状者,需评估微量营养素,若缺乏,及时补充。无症状者建议筛查叶酸、铁和25-羟维生素DCD和广泛性肠切除患者易缺乏维生素B12,故建议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四、对贫血进行筛查

        贫血是IBD最常见的肠外症状之一。为明确贫血的原因,可筛查血常规,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CRP,必要时可完善维生素B12、叶酸、结合珠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网织红细胞计数。病情活动者建议至少每3个月行一次贫血筛查,病情缓解或较轻者建议每6-12个月行一次贫血筛查,筛查不适用于住院患者。缺铁性贫血者若HGB10g/dL,病情轻度活动或缓解期,可口服补铁。若HGB10g/dL,病情活动,需优先静脉补铁。

 

五、骨骼健康

        IBD患者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的发生率较高。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扫描是诊断的金标准。其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激素治疗超过三个月会明显增加骨质疏松与骨折的风险。若有下列危险因素:椎体骨折病史,绝经后女性,男性>50岁,慢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性腺功能减退症,则应行DEXA(双光能X线吸收)检查。若结果正常,2-3年内重复测试。若有骨质疏松症或低位创伤性骨折病史,则应进一步评估,推荐的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碱性磷酸酶浓度,血钙、血肌酐、25-OH维生素D,血清蛋白电泳和男性血清睾酮水平。IBD患者的预防措施包括①非药物干预(定期负重锻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增加营养尤其是维生素D和钙、预防跌倒);②药物干预(补充钙和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无论男女均需谨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尽量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与早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其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预防的关键。

 

六、眼睛健康

        10% - 43%IBD患者会出现眼睛的问题,可能是肠外表现,可能与治疗相关。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评估,特别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的患者。

 

七、重要的潜在感染的筛查

        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多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诱发感染。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病史者,开始免疫抑制治疗(IST)或生物制剂治疗前,应筛查结核。IST开始前,潜在或活动性结核感染者应先接受抗结核治疗。IST过程中出现结核感染,应停止IST后开始抗结核治疗。此外,需筛查HBV,因在IST中可能出现HBV再激活;若既往未感染HBV,应接种疫苗,若存在慢性HBV感染,应先抗HBVIST并不会增加HCV再激活的风险,因此,HCV的筛查需进一步评估。

        免疫抑制的IBD患者感染风险高,因此需积极进行疫苗接种,IBD患者接种活疫苗的时机需要评估,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是否为孕妇、有无家庭接触、出国旅游等情况。

 

八、睡眠障碍筛查

        睡眠的质量与IBD病情相互影响。夜间腹泻会影响睡眠质量,慢波睡眠可导致结肠收缩力下降,进而影响胃肠道生理功能。病情活动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者未来6个月内疾病复发的风险较睡眠良好者高。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增加复发风险,所有的IBD患者均应进行睡眠障碍的筛选并进行相应处理。

 

九、心理健康

        IBD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2.9% - 27.2% 。研究表明,抑郁和焦虑是IBD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要注意筛查抑郁症。轻度抑郁症需提供心理治疗,而中度至重度者需接受心理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除了控制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报道称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肠道易激惹和紧迫性排便。

 

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在炎症、缺乏微量元素、住院、手术和遗传性血栓因素共同作用下,IB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增加,其风险较普通人群高,预后较差。因此,对住院或拟行手术的患者应采取适当措施预防血栓。目前还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适用于病情活动的住院的IBD患者,同时要求出血不严重且无活动性出血。对有明确的IBD相关VTE病史的门诊患者,若疾病中重度活动,建议抗凝治疗。首次出现VTE后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血栓的成因。

 

十一、心血管健康

        IBD患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风险均增加。一般人群适用的干预措施,如减肥,体育活动,减少饮食中钠的含量,适量饮酒等,适用于IBD患者。若效果欠佳,则应联合药物治疗。

        IBD活动期,其房颤、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的风险会增加。所有的IBD患者建议进行风险评估。

        IBD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与IBD促进自发性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诱发动脉血栓形成相关IBD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但是不会增加其死亡率。初级保健医师和消化科医生应对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和吸烟;而IBD患者特异的风险因素,如疾病活动(升高的细胞因子、CRPESR)应由医生确定。除了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还需积极的行生活方式干预等。

 

十二、对药物相关的疾病进行预防

        ①糖皮质激素:该药可用于诱导缓解,但不用于维持治疗,建议早期使用。   

        NSAIDs:研究表明,所有的NSAIDs药物都与IBD患者疾病复发相关;但有研究发现,COX-2抑制剂用于治疗IBD相关的关节炎和关节痛并不会导致疾病复发且安全有效。因此IBD患者能否使用NSAIDs药物需进一步评估。建议避免使用NSAIDs药物,若必须使用,用药前需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

        ③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增加IBD复发的风险尚不明确,且尚无增加IBD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证据,除非有进一步大规模的研究否认,否则目前现有的证据提示育龄期的IBD女性患者可使用口服避孕药。非IBD患者的口服避孕药方案同样适用于IBD患者,行广泛小肠切除的CD患者可能需要增加剂量。

        ④抗生素:对IBD患者,抗生素已被证明具有保护作用。目前确定的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甲硝唑、奥硝唑)对术后CD复发有预防作用。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仍需谨慎,因为它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增加疾病爆发和感染难辨梭菌的风险。

        ⑤益生菌:益生菌对IBD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VSL#3能诱导轻中度活动性UC的患者病情缓解。对行回肠肛管吻合术的UC患者,VSL#3已被证明能维持缓解和预防憩室炎的发作。

        5-氨基水杨酸:该药增加肾脏病和叶酸缺乏的风险 ,若使用该药,建议补充叶酸(1mg/ 天)和监测肾功能。

        ⑦巯嘌呤:用药前建议测定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活性。人群中约10 %该酶活性降低,约0.3 %该酶无活性。若该酶活性降低,会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因此,用药前应常规检测TPMT,血常规和肝功能,并监测血象和肝功能的动态变化。

        ⑧甲氨蝶呤:该药可抑制免疫和减少叶酸。用药前,应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应补充叶酸1mg/天。

        ⑨抗TNF-α类药物:需警惕感染,用药前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

        抗整合素拮抗剂:那他珠单抗为抗α4-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与JCV的活化以及进展性的多灶性脑白质病变(PML)相关。用药前建议检测抗JCV抗体,用药过程需监测血象和肝功能,警惕出现PML相关症状。维多珠单抗,抗α4β7-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用药前应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

十三、肿瘤监测

        ①皮肤肿瘤:IBD患者患皮肤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减少紫外线暴露,定期进行皮肤检测。

        ②宫颈癌:IBD患者宫颈涂片结果异常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且与HPV1618相关。建议在IST治疗前、治疗初期和治疗期间进行宫颈癌和HPV感染的筛查;年龄介于11-26岁女性IBD患者需接种HPV疫苗;所有接受IST的女性每年应进行宫颈涂片检查。

        ③乳腺癌:需进行乳腺癌风险评估并根据相关指南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如自20岁开始每3年需进行临床乳腺检查,40岁以后需每年行钼靶检查和临床乳腺检查。

        ④结直肠异型增生和肿瘤:病程较长的IBD患者有结直肠异型增生和肿瘤的风险。根据AGA指南,所有的病人,无论病变范围多广,均应进行结肠镜筛查。若为低级别异型增生,则6个月内需复查肠镜或进行结直肠切除。若为高级别异型增生,建议行预防性手术切除。对于广泛性UC或累及结肠的CD,病史超过810年,每1-3年需进行结肠镜筛查。

        ⑤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筛查目前尚有争议,筛查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讨论其获益和相关风险。

十四、评估药物治疗非依从性

        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导致预后不良。约1/3IBD患者依从性较差,可用于预测依从性差的因素:年龄<40岁,高教育水平,单身和使用美沙拉嗪。依从性差的主因是对疾病以及药物治疗的认识不到位。因此需加强疾病宣教,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服药非依从性可分为2种:偶然不依从和故意不依从。病人教育、简化治疗方案、使用提醒系统和有组织的策略(例如药盒)等方法适用于偶然不依从治疗的患者。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明确动机、家庭功能模式问题适用于故意不依从治疗的患者。

总结

        预防保健措施可以降低IBD的发病和死亡数,同时可以降低整体的卫生保健成本。消化科医生与初级保健医师应对IBD的预防保健措施有新的认识,有效的沟通,确认各自的分工,这有助于避免工作重复,简化内容。



网站声明:本网站刊载内容为内部交流使用,刊载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且不做为任何治疗依据和参考。因刊载内容影响读者相关利益本网站及作者均不负责。 注明来源本网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网站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本网所有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因作者导致的版权侵权由作者 承担全部责任。所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医学顾问网所有。特此声明!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