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研究的解读

消化在线: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研究的解读

来源:

原文:Inadequate Bowel Cleansing Efficacy of Split-dose Polyethylene Glycol for Colonoscop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 Prospective and Blinded StudyJ Clin Gastroenterol  Volume 00, Number 00, 2016

解读:分次口服聚乙二醇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研究的解读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干预治疗肠道疾病最常用、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结肠癌。充分肠道准备是保证结肠镜检查的进镜顺利、视野及观察准确性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肠道准备是清除肠道内所有的液体和固体、不影响肠道内的微生物的稳态、不损伤肠粘膜、易服用、不引起患者的不适症状、不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但在临床工作中很难全部符合以上条件,常遇见肠道度不佳,遮蔽病变和污染镜面等问题。

目前普遍用来评价肠道准备情况的指标为肠道清洁度,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肠道功能和肠道准备方法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较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小肠传递时间和结肠通过时间均延长;性血糖升高可导致胃排空延迟。此外,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和结肠癌之间有相关性,糖尿病或糖耐受的损伤患结肠腺瘤的风险增加。但查阅文献,目前血糖控制程度是否会影响肠道清洁度尚不确定。

本文通过单中心、前瞻性、单盲的研究,共纳入55例无糖尿病和5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前一天口服PEG溶液2L在结肠镜检查当天口服聚乙二醇(PEG)溶液2L

肠道准备情况使用渥太华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的优点得到了广泛仍可,如分段细致:右半结肠:包括空肠和升结肠;中段结肠:包括横结肠和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评分详实:每段结肠依据不同情况评分0-4分:0分:无液体;1分:仅有少量液体,不需抽吸;2分:需要抽吸以暴露粘膜;3 分:需要冲洗及抽吸;4分:固体粪便,无法冲洗。整段结肠所需液体量评分从0-2分,0分:少量;1分:中等量;2分:大量。且是由完成2000例以上的结肠镜操作者进行评分,结果客观可靠,凸显出本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分析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示:对比两组,除中段结肠外,糖尿病组患者肠道准备情况,包括总体评分、右半结肠、直肠乙状结肠、液体量,较非糖尿病患者组差。70%的非糖尿病患者和仅40%的糖尿病患者有充分的肠道准备。上述结果说明糖尿病患者中肠道准备情况不佳,这与既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但在本研究中,仅40%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充分,低于其他报道中的60%-70%。作者分析原因是相比于其他研究,该研究纳入的患者年龄更大,患糖尿病的病程更长。的确,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神经病变发展为神经性不可逆性损伤,可导致神经性便秘和胃轻滩等病变,影响肠道准备。

作者在结果中还提到糖尿病组患者的盲肠插管时间更长,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更长。笔者认为,这些数据说明糖尿病患者可能承受更多的检查带来的痛苦,更需要研究者关注,探索针对糖尿病患者更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缩短时间,减少痛苦。例如,尝试6L PEG3天准备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理想的肠道准备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不充分的肠道准备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相关。文献回顾,以往已有研究提示血糖浓度高会使糖尿病患者胃肠的一些神经、肌肉发生功能障碍,引起胃动力异常和胃排空紊乱。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监测血糖,在肠道准备前较好的控制血糖,达到获得理想肠道准备效果的目的呢?跟多的研究仍需开展。

本文作者较客观的讨论了其研究结果,并对其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第一,并未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肠道准备的新方法,仍才有以往的分次分次口服PEG法,研究结果创新性不足。第二,由于样本量有限,对“糖尿病患者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腺瘤检出率两者相似”的结论支持力有限。第三,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纳入的患者具有同源性,研究结论不可泛化;第四,需要有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确定本研究的结论。此外,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年龄跨度较大,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的肠道功能的对比是不匹配的,需要更详细的分组对比,是否应按年龄段进行亚组的比较。

总之,笔者同意本研究的结论:糖尿病患者4LPEG分次口服法仍不能达到理想的肠道准备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提出适合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的新方法,以减少纤维结肠镜的漏诊率、缩短肠道准备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缩减重复肠镜检查的花费。



网站声明:本 网站刊载内容为内部交流使用,刊载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且不做为任何治疗依据和参考。因刊载内容影响读者相关利益本网站及作者均不负责。 注明来源本网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网站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本网所有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因作者导致的版权侵权由作者 承担全部责任。所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医学顾问网所有。特此声明!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