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价值

消化在线: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价值

来源: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IBD团队

原文:

Usefulness of Measuring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ut Liver. 2016 Jan 19. doi: 10.5009/gnl15209.

解读:

炎症性肠病(IBD)和肠白塞病(BD)都是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IBD与肠白塞病的病情恶化除了疾病本身加重外,常常由于合并感染所致。对于IBD患者,细菌感染和疾病本身加重的临床表现往往不易区分,且治疗上完全相反。因而,检测感染的可靠、快速的生物学指标将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对IBD和肠白塞病合并感染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降钙素原(PCT),即降钙素的前体,是一个急相蛋白,其表达水平随炎症刺激(包括感染)升高,是细菌感染和败血症的良好监测指标。降钙素原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感染时,其可由甲状腺外器官,如肝脏、肠道、单核细胞和一些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血清降钙素原的正常范围为0-0.5ng/ml。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0.5ng/mL常常作为判断感染和非感染的临界值。

在合并败血症的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可能在评估细菌感染方面较C反应蛋白(CRP)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然而,在IBD和肠白塞病患者合并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测量能否有效识别感染尚不明确。此外,IBD和肠白塞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最新20161月份发表在《Gut and liver》的一篇文献报道,通过评估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在IBD和肠白塞病患者处于不同感染状态下的作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作为评估IBD和肠白塞病疾病活动度的指标是否有意义。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了韩国Severance医院20061月至20132月期间共129IBD和肠白塞病患者,患者均有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

IBD和感染类型

研究纳入了129名患者,其中UCCD和肠白塞病分别为203871例。按疾病活动度分,其中UCCD和肠白塞病活动期患者分别为5421例。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道感染18例(21.4%),胃肠道感染50例(59.5%),泌尿生殖道感染4例(1.2%),心脏感染1例(1.2%),骨感染1例(1.2%)。其中,UC患者无感染者11例,局灶感染9例;CD患者无感染者12例,局灶感染25例,感染性休克/败血症1例;肠白塞病患者无感染者22例,局灶感染42例,感染性休克/败血症7例。

基于感染和疾病活动度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

IBD和肠白塞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随感染加重而升高,其中位数在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局灶感染和无感染分别是3.460.17-63.66)、0.220.05-140.18)和0.070.00-31.50ng/mLp=0.001。而据此所得血清CRP水平[中位数在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局灶感染和无感染分别是64.7311-447)、47.970-343)和40.780-323),p=0.284]无显著差异。此外,基于疾病活动度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皆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4520.504

同一疾病活动度水平不同感染程度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检测意义

同一疾病活动度水平,不同感染程度IBD患者其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中位数无显著差异。而肠白塞病活动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不同感染程度下显著升高(降钙素原水平中位数在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局灶感染和非感染状态分别为13.570.17-63.6ng/mL0.250.05-48.8ng/mL0.210.00-31.5ng/mLP=0.020

降钙素原与CRPROC曲线、灵敏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ROC曲线用来评估降钙素原和CRP对感染的诊断效力。降钙素原和CRP的曲线下面积AUC95% CI)分别是0.6360.539-0.732)和0.5420.437-0.646)。此外,降钙素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0.5%, 84.4%, 82.9%84.4%。对应的CRP84.5%, 17.8%, 65.7%38.1%

研究结论及讨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耗时短,有助于在危机时刻如全身炎症反应或感染性休克时做出及时诊断。在一篇meta分析中,降钙素原对败血症的诊断测试结果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范围分别为42%-100%48%-100%。另有几篇相关报道提示降钙素原是诊断感染的一个非常好的生物指标。传统的炎症生物指标,像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沉降率并不能够帮助鉴别IBD细菌感染和疾病复发,从而无法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较CRP而言,血清降钙素原在准确诊断细菌感染上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有文献报道显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鉴别IBD和自限性肠炎的有效指标。然其并没有探究IBD合并感染与血清降钙素原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非感染组的49倍,其他感染组,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非感染组仅升高3倍。由此得出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升高程度与IBD合并感染严重度成比例。血清降钙素原作为诊断IBD活动度的指标,结论不尽相同。一项研究显示,尽管血清降钙素原在正常范围,其仍与IBD疾病活动度正相关。另一篇报道提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UC活动度相关。而在一项独立研究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UCCD和肠白塞病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无关联。这些不一致的结论可能与不同研究和不同合并感染中采用的疾病活动指数不同相关。CRP是已知的评估IBD和肠白塞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可靠指标。但在本研究中,当IBD和肠白塞病活动期患者合并感染时,CRP水平并不能鉴别静止期和活动期。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1.将感染程度分为无感染、局灶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在此基础上比较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差异。并在同一疾病活动度情况下评估感染与血清降钙素原的关系。2.这是第一次比较肠白塞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研究。3.基于此研究可以推测,更高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够推测为重度感染。

局限性: 1.样本量相对较少,尤其是IBD和肠白塞病静止期患者数量,这可能有碍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疾病静止期的评估作用得出具体客观的结论。2. 回顾性研究所纳入的患者皆来自单一的三级中心,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选择性偏倚。3.研究中只检测了使用抗生素治疗前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不能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从而无法了解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4.尽管感染组较非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中位数高,仍有0.22落在正常波动范围内。5. 本研究中并没有探究病毒感染和疾病复发之间的关系。

总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不受IBD及肠白塞疾病本身活动的影响,与疾病活动度无关,与合并感染有关,能鉴别重度细菌性感染。与CRP相比,在IBD和肠白塞病合并感染时更有临床应用价值。降钙素原可以作为评估感染的备选指标,需与CRP等传统炎症指标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价。


网站声明:本网站刊载内容为内部交流使用,刊载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且不做为任何治疗依据和参考。因刊载内容影响读者相关利益本网站及作者均不负责。注明来源本网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版权归网站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因作者导致的版权侵权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所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医学顾问网所有。特此声明!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