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陈旻湖: 规范诊疗才能让患者真正受益

陈旻湖: 规范诊疗才能让患者真正受益

来源:

核心提示: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旻湖呼吁,广大消化科医生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健康教育使炎症性肠病患者对该病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医生长期维持治疗;而未治疗或疑似的患者应该到大医院的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就诊,莫等到并发症来临才匆匆就诊。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群体的节日。从2010年美国消化病周倡议设立至今已走过四个年头,活动的主旨是引起社会对全球约500万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和炎症性肠病这一长期、致残性疾病的关注,并提升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

 

诊疗不规范 病患吃苦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旻湖指出:“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存在就是为了引起有类似病症的患者的警觉,西方国家里炎症性肠病是消化领域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病情极其复杂,影响巨大,给工作、家庭、社会等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将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中山一院每年新收炎症性肠病患者大约300个,10年期间共建档2000多个,最近几年患者越来越多,去年门诊量接近4000个。

居高不下的门诊量原因何在呢?陈旻湖解释说,门诊量大在于反复随访的病号多,以及新发来求医的病例也多。原因在于该病不可能马上治愈,需长期随访,复发后容易耐药,疾病后期就诊没有早期诊治效果好;若病人不了解此病的相关知识,自己管理不善还会出现并发症。目前,中国很多患者没有得到确诊和正确治疗,有些患者长期吃激素,治疗不规范,不恰当用药带来了严重的感染。所以,规范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很重要。

此外,炎症性肠病要反复随诊的原因还在于需要综合性和排除性诊断,短则两三个月,长可达一年才可诊断明确。

 

病情较复杂 误诊率颇高

中山一院消化科主任曾志荣接受采访时指出,炎症性肠病的累及面比较广,在消化科里属于较为复杂、疑难的疾病,其中克罗恩病的治疗更为复杂。因此,比较疑难的病症应规范、有目的性的随访,或先行试验性治疗再加以诊治。

“炎症性肠病的确诊并不容易,要有临床、内镜、病理、CT、随访多方数据综合诊断,还要排除肠道肿瘤、痢疾,肠结核、白塞氏病、肠道淋巴瘤等容易混淆的疾病。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误诊率大约30%,克罗恩病的误诊率大约60%。”曾志荣说道。

在长年的从医过程中,曾志荣碰到的其他医疗机构误诊的病例多不胜数。

病例一:20岁的小明,一米五的个子,瘦瘦黑黑的,就诊时精神并不是很好。他一掀开衣服露出肚皮时,医生们都惊呆了,原来他的肚子上长着三个很深的小洞,有一股一股黄色的粪水向外涌出,气味恶臭难闻。小明很尴尬,赶紧放下衣服,说这已经很久了,吃中药老不见效。曾志荣让他到中山一院就诊,明确炎症性肠病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如今的小明已一扫脸上的阴霾,恢复了自信,去年还像同龄人一样参加了高考。

病例二:27岁的小李因腹痛、发烧被诊断为阑尾炎,送往手术室后顺利切除阑尾。然而术后拆线并不如之前那般顺利,伤口老长不拢,大便还漏出肠外,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到曾志荣教授来之后,才判断出小李可能患上了炎症性肠病,经过治疗,伤口才逐步愈合。

 

益生菌治疗 尚未有定论

学者们不断探索着其他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患者肠道的方法,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益生菌和益生元。那么,这种用益生菌治疗的新方法是否奏效呢

陈旻湖表示,在炎症性肠病治疗领域,最近比较受学者关注的是“粪菌移植”,即是用正常人粪便的上清液,将其他细菌移植进去。现在国外及国内部分医疗团队正在开展此项研究,但尚未有结论。其存在的问题为:这种治疗方式适用哪些人群?要用哪些细菌?需要多少数量的细菌?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排泄物可以帮助重新建立新的微生态,但其中是否含有有害的微生物,比如寄生虫、细菌等;如果作为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法,应该建立一个标准才能预知潜在的风险。”陈旻湖解释道,这种治疗方式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美国、欧洲都有开展,这种研究方向也值得探讨,但目前尚无证据来证明其对炎症性肠病有所帮助。

对付炎症性肠病这一“绿色癌症”,需要医患共同努力。陈旻湖呼吁,广大消化科医生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该病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医生长期维持治疗;而未治疗或疑似的患者应该到大医院的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就诊,莫等到并发症来临才匆匆就诊,因为并发症一出现就意味着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据了解,中山一院的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团队并不单由消化科团队组成,还包括外科、儿科、影像科、病理科及营养科的专家教授,多学科联合诊治复杂疑难病症,集思广益讨论诊断和治疗,为患者带来“一站式”服务。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