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复方是高血压治疗的趋势和发展主流
来源:
13日是第15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召开的第三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宁玲在会上指出, 2012年高血压研究的发展从生物学创新转向社会学创新,固定复方将是高血压治疗的趋势和发展主流。
生物学创新:
新的不同机理的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高血压研究的生物学创新,包括疾病基因学的认识,新治疗手段的建立,新药物的研发等方面。而2012年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降压药物的研发。
2012年降压药物研发日新月异,新的不同机理的药物进入了临床前研究阶段,包括醛固酮合酶抑制剂、一氧化氮供体、ACE-2活化剂、疫苗等方面。
而我国在新药研发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我国进行了首个自主研发的AT1受体疫苗降压动物研究,研究发现,疫苗可诱导特异性抗体对抗高血压相关靶分子,为达到血压控制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外,ACEI降压药物与叶酸的固定复方研制成功,也是十分突出的亮点。我国高血压病人中,75%伴有血浆Hcy升高,也就是H型高血压。孙宁玲指出,叶酸可抑制Hcy对ACE的激动,ACEI还可以协同抑制ACE活性,在降压及血管保护上发挥重要协同作用,“固定复方将是高血压治疗的趋势和发展主流。”
社会学创新:
血压目标值有不同程度的更新
社会学创新方面,2012年比较突出的就是高血压疾病管理,血压控制目标的调整。
到底血压应该降到多低?这是众多疾病专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各个疾病指南对血压目标值的确定,也十分谨慎。孙宁玲指出,2012年众多指南的推荐血压目标是130/80mmHg,但其他疾病的血压目标值有部分进行了调整。
2013版ADA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放宽为140/80mmHg;加拿大高血压指南(CHEP)2012年重新评估非糖尿病的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将目标血压调整为低于140/90mmHg(2011年是130/80mmHg);KDIGO降压指南强调,无蛋白尿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mmHg(有白蛋白尿和接受肾移植的CKD患者为持续≤130/80mmHg)。
孙宁玲提醒,虽然高血压研究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的患者只有47%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中只有46%已充分达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只有33%高脂血症已得到充分控制;只有23%的戒烟愿望人群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