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缪应雷: 缪应雷 用笑容感染患者的学科带头人

缪应雷: 缪应雷 用笑容感染患者的学科带头人

来源:

    名医档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昆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曾获得“云南省青年科技奖”、“云南十大杰出青年”、“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云南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常委、委员。

    一个灿烂的微笑,一阵爽朗的笑声,缪应雷每次出现在医院都很受欢迎,无论是同事还是患者提起他来都纷纷竖起大拇指。1992年缪应雷大学毕业,勤奋好学的他并没有因为就业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转向华西医科大学钻研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博士毕业后,省外很多医院都向缪应雷投来了“橄榄枝”,而他却选择回到云南:“回来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个云南人。”2006年,已经在昆医附一院消化科从业的缪应雷又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学习。一次实习中,缪应雷看到国外治疗胰腺囊肿完全是无创进行,而当时国内治疗这个病却需要切腹手术。这让他触动很大,也坚定了要把国外先进技术和思想带回国的信念。回国后,缪应雷实践了当初的想法,他全力投入到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同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并获得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40余篇。学术上的巨大进步,让缪应雷成为云南省最年轻的也是唯一一位炎症性肠病的学科带头人。

    荣誉光环下,缪应雷却把给患者看病当做第一位。他说:“做医生,德很重要。有能力为患者看好病,就要有奉献的精神。”也因此,缪应雷的“绿灯”常常会为那些贫困的乡亲而开。不知有多少次,他在深夜接到州市的会诊电话,每次都立即亲自驾车前往,甚至不要乡亲的诊费。缪应雷说:“那么晚的电话,肯定是救命的电话,乡亲们的命可比钱重要多了。”而每当患者对他竖起大拇指,缪应雷却谦虚地说:“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和团队的配合也分不开。”

    “他的技术让我们放心,他的笑容让我们安心,他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这些都是消化科里患者对缪应雷的评价。面对患者的肯定,缪应雷强调道:“我们用技术治疗好患者,这是对我们技术的认可,但作为医生,能够安抚患者的心灵,这才让我们更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汤蕊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