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蔡三军: 病例讨论引发思考 战略思路尤为重要

蔡三军: 病例讨论引发思考 战略思路尤为重要

来源:

“中国好医生-肠癌个体化治疗优秀实践巡回赛”第三场复赛于2013年1月6日在上海开赛,张苏展教授和蔡三军教授担任大赛主席。专家陪审团由潘宏铭教授、王杰军教授、章真教授、束永前教授、袁瑛教授、陶敏教授、朱远教授、朱梁军教授、陈锦飞教授、郭元彪教授和王琳教授组成。

 

本次复赛,10名参赛医生分别来自江浙沪三地省级和地区级的三甲医院,在初赛的基础上各位医生对病例的选择和PPT的制作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各位选手的台风更是受到三位青年领队和评审团的肯定。本场复赛在病例的选择上更为多样化,尤其是肿瘤原发灶转移病例是之前两场复赛中未曾涉及的。“其实每位选手的PPT都有主题,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位选手在标题中展现出自己的主题。”张苏展教授评价,“有位选手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口号‘不断开拓,争取生存’,如果将其作为标题的一部分,不仅突出个性也提高了演讲的质量。”就演讲技巧方面,张教授提议选手在分析外院治疗过的患者时,将外院做的检查结果放入病史,而非检查结果中,但是同时需要对外院的检查结果进行核对,在演讲的最后陈述下一步的计划或者提出相关的问题。

 

在病例的分析上,选手的表现各有差异。专家们建议在讲解治疗策略之前对患者的分层做个规划,先明确治疗目标以便前后呼应。蔡三军教授提出“战略考虑高于战术思考”,希望青年医师要更加注重治疗的宏观战略,明确术前诊断的规范性、治疗技术的规范性以及治疗目标的清晰性。采访中,蔡教授就个体化治疗的认识做了强调,指出个体化治疗是关乎内科、外科、医生水平、医疗设备以及医疗保险是否介入的综合性评估,而非局限于基因和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希望选手们在之后的决赛中引起重视。

 

赛场上,三位青年领队的点评仍保持幽默诙谐的风格。张俊教授的口号一轮高过一轮,“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方向”,调侃式的点评松缓了不少赛场上紧张的气氛。李健教授建议选手在介绍完病例后能提出一个整理的判断。“如何从现场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经验?”陈功教授强调,“一定要从之前的选手中吸取经验及时调整策略”。

 

最后来自上海长海医院的王薇医生、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卢柯医生和台州医院的金剑英医生分别以89.1、89和88.9的高分晋级“中国好医生”决赛。同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汤唯艳医生和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王晓晨医生分别获得由大众评委选出了最佳台风奖和最佳演讲技术奖。三位晋级的选手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自己在决赛中需要注重文献的学习及恰当引用,通过系统文献学习更好的去理解指南规范。对分析的案例确定治疗的目标,根据目标理清诊治思路。另外要提高现场的应变能力。”金剑英医生说。“因为复赛时刚好是我们的期末考,”博一的王薇医生在午餐时接受我们采访,“时间上安排很紧,很庆幸自己晋级,导师和科室的同事都非常支持我参赛,给了很多建议,也谢谢评委老师。”因为决赛的形式不同于初赛和复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理论基础和现场应变能力的需求都相对提高,选手们希望能尽快向自己的导师拜师学艺。

 

本次上海复赛是继济南和广州之后的第三场复赛,晋级总决赛的9名医生将于今年三月份展开“中国好医生-肠癌个体化治疗优秀实践巡回赛”的终极PK。期间三位青年领队将从不同层面对入围的选手进行专业培训。“决赛前的培训才是整个赛事的核心,这也是作为领队的责任所在。”李健教授说,“因为决赛采取的是指定病例的方式,对选手的知识储备和演讲技巧都是一大考验,所以赛前培训和学习的任务尤其重要,实地指导将我们的主要任务。”专家评委提出“中国好医生”寻找的是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青年医生,希望在决赛中各位医生能将思考与学习充分地融入病例的讲解中。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时事热点

More>>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