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平: 段丽平 工作的原动力来源于患者
来源:
名医档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支部书记、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云南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消化学会委员、云南省干部保健专家小组成员、云南省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昆明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临床医学专家库成员、云南省医学会医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云南省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成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云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等。
初见段丽平,就被她温暖的笑容感染。不禁猜想,有着这样笑容的医生,一定是最为病人着想的医生。段丽平介绍道“从1983年到医院大内科工作,到1988年大内科分为各个专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消化内科。有人说消化内科是‘累死科’,这个科室虽然比较辛苦,但比起其他科室来说这个科室的疾病多数是可以治愈。对一个医生而言,能够治愈病患,就是最大的工作动力。”28年来,段丽平致力于消化系统疑难疾病以及胃肠道慢性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消化道肿瘤和肝病方面的研究。不仅从事临床工作上颇有建树,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所成就。
她特别擅长急重症胰腺炎疾病方面的诊治,招收和培养研究生7人,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研究4项,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伯乐奖”、“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等各种奖励。尽管在工作上已经取得成绩,但段丽平却仍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她说:“年轻时做住院医师,24小时都要驻守在医院,虽然辛苦,但却学习积累了大量的诊断经验。后来又不断地参加各种国内外的学习培训,也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一步步从住院医师走到科室主任的段丽平总是说:“教学相长,学生要从老师这里获得知识,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现在,消化内科在她的带领下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研究生4人。2000年至今还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厅级奖两项,伍达观奖教金奖两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出版专著5部。面对成绩,段丽平谦虚的说:“这些都是科室共同努力的成果,只有做医生的提升了,学生和患者才能受益。”
本报记者 汤蕊 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