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燕岗: 希氏束起搏,希望与问题并存
来源: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传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会增加心房颤动(房颤)及心力衰竭(心衰)发生风险。希氏束(His束)起搏后激动沿心脏正常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心室电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同步性,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对心衰伴起搏依赖的患者,近年来欧洲及美国指南将其列为心室再同步治疗(CRT)的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不符合适应证者可采用His束起搏。His束起搏可提高患者心脏电及机械同步性,增强左心功能。
部分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经直接His束起搏后QRS时限正常且传导阻滞消失。目前将His束起搏作为CRT或在传统CRT中替代RVA起搏仅见于个别病例报告或小样本临床研究,虽然结果多为阳性,但仍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His 束起搏仍存在导线定位过程相对复杂、起搏阈值高等问题,对起搏依赖患者,多需要置入后备常规右室起搏导线以保证安全,这无疑增加了风险和费用。但鉴于His束起搏的生理性,相信His束起搏势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