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杨新春: NSTE-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杨新春: NSTE-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来源:

ACS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尤其是所谓的低危“患者。这些患者一般年龄较大、肾功能较差、存在脑卒中、胃肠道慢性炎症或合并肿瘤等其他疾病,更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康爽药物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等情况。

ACS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远期死亡率分别为6%和12%。尽管血运重建治疗对中高危ACS患者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但是对于低危ACS患者,因受到各种因素(主要是出血风险)的影响,部分患者仍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策略,并且这些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也较为保守和不规范。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

1)抗栓不溶栓:溶栓药物的致栓作用,纤溶药物激活血小板,激活凝血酶,加重血栓。

2)干预对侧——PCI: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低危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2011ACCF/AHANSTEACS指南推荐

1)在能耐受前提下,UA/NSTEMI患者应在入院后尽早并无限期使用阿司匹林。

2)对于阿司匹林过敏或出现严重胃肠道不耐受的患者,可使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后继以每日维持剂量)代替。

3)初始选用保守治疗的UA/NSTEMI患者,入院后再予以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尽早加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后继以每日维持剂量),使用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最好为1年。

4)初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UA/NSTEMI患者,若后期反复出现症状/缺血、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应予以诊断性血管造影,或在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诊断性血管造影前加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后继以每日维持剂量)。

 

对于长期二级预防,2011ACCF/AHANSTEACS指南建议:

1)对于接受药物治疗而未置入支架的UA/NSTEMI患者,应无限期使用阿司匹林(75-162mg/d),氯吡格雷(75mg/d)至少使用1个月,最好为1年。

2)对于恢复期的UA/NSTEMI患者,若因过敏或胃肠道不耐受(尽管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胃保护药物)而出现阿司匹林使用禁忌或不耐受,则应给予氯吡格雷75mg/d(推荐)或噻氯匹定(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

20年来,UA/NSTEMI患者的抗栓治疗的疗效提高的同时出血问题也随之增加。影响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每10岁递增)、女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出血史、仅使用GPb/a拮抗剂及经皮介入治疗等。出血使长期死亡率升高。

 

减少出血的策略

1)确定每一个体的出血风险(年龄、性别、体重、肌酐清除率、出血史…)

2)合理使用抗血栓药(剂量、数量、种类)

3)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根据年龄、肾功能),尤其是联合用药

4)除非有确凿的适应证,否则避免联用抗血栓药

5)有限采用桡骨血管通路,其次为股骨血管通路,或使用闭合装置

6)对出血高危患者,使用确实能减少出血的药物(比伐卢定、磺达肝葵钠、PPI等)。

 

ACS治疗指南对出血风险的评估

应该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包括血栓事件的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的评估。

血栓时间低危而出血风险高危的患者,可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首选氯吡格雷,对普拉格雷或替卡格雷的应用也需慎重。

血栓时间低危且出血风险也低危的患者,从减少缺血事件上考虑,还是建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个月(尽量避免应用普拉格雷),此后终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

评估出血风险是决定治疗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出血风险的增加常与以下因素相关:大剂量或过量的抗栓治疗,疗程过长,多个抗栓药联用,切换不同的抗栓药,以及高龄、肾功能减退、地体重、女性、低基线血红蛋白和侵入性治疗(Ⅰ,B)。

决定治疗策略时应将出血风险考虑进去。对于有高出血凤霞的患者,应采用已知可降低出血风险的药物、联合用药和非药物方法(如血管途径)(Ⅰ,B)。

低危患者不论是出血风险高低,均强调进行规范、长期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和严密随访,若期间反复发作缺血性症状、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则尽早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PCI(出血风险低危者)或CABG(出血风险高危者),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More>>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