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术阶: 独门刀法巧“剥橘”
来源:
前列腺和橘子的生长过程很相似。橘子小的时候,皮很厚,肉很少,长大了就变得肉很多,皮很薄。男性在30岁以前,前列腺上“皮厚肉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橘肉”就会慢慢变多。对于前列腺疾病而言,如果“橘肉”出现问题,往往是良性的前列腺肥大。而若是“橘皮”出现了问题,就更可能是前列腺癌。
夏术阶开创了一项独门“刀法”--“剥橘式”切除术,巧治“难言之隐”。正是凭借这项“剥橘式”技术,夏术阶荣获了2010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夏术阶带领他的团队已经用这一新方法完成了1000余例手术,均获成功。
让耄耋老人告别“尿袋子”
2010年春天,乍暖还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门诊室,前来求诊的病人川流不息。这一天,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夏术阶教授和往常一样,忙碌地接待着一个又一个病人。正当他想喘口气的时候,一位步履蹒跚、满脸愁容的老人走到他跟前。夏术阶仔细地听完老人的自诉,了解到老人5年来与尿袋为伴、痛苦不堪的经历,心头不由得一沉:当务之急是解除老人的病痛,履行“白衣天使”的使命。
88岁高龄的陆老先生,前列腺体积竟然超过了300多克(男性正常前列腺不超过20克,如栗子般大小),严重堵塞了他的排尿通路。惟有通过手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才能使患者恢复正常排尿。但是,前列腺的血供丰富,一般的手术出血量都比较大,更何况陆老先生如此巨大的“前列腺王”呢!再者,老人年事已高,病史很长,手术风险很大,稍有不慎,便会危及生命。
要不要接受陆老先生的手术要求?要不要冒这个险?夏术阶陷入为难之中。但一看到老人痛苦的神情,一想到医生的责任,夏术阶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拍板收治这位病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经过反复研究,夏术阶大胆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打虎”方案:通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功率2微米激光手术切除前列腺,使患者恢复正常排尿,拔除多年的膀胱造瘘管。为了避免手术中发生意外,夏术阶领衔的泌尿外科团队和麻醉医生团队反复研讨几十次,设计了多种术中意外解决预案,最终确定了一套能最大程度减少创伤和出血的方案。“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夏术阶还在电切技术上实行“改革”,首创了前列腺“剥橘式”切除术。正是这项剥橘式“刀法”,使陆老先生终于告别了“尿袋子”,彻底摆脱了病痛折磨。在以后的随访中,当获知老人可以自如地外出探亲访友、旅游时,夏术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外科医生就要会微创手术”
“如果当年有这项技术,我的导师就不会遭受生不如死的痛苦。”
那是一段令夏术阶教授挥之不去的记忆。
十多年前,夏术阶的导师,一位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因患有严重的前列腺增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当时国内的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才刚起步,出于安全考虑,治疗组最后决定采用传统的开放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方案。术后,夏术阶在病床边陪护着恩师。此时,严重的膀胱痉挛使膀胱高压冲洗液吊瓶变成血红色。老师的痛苦,夏术阶看在眼里,愧由心生,但他唯一能做的是握着老师的手,说些安慰的话。他很无奈,作为一名专业医生,竟对老师的痛苦束手无策,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受的呢? 从那时起,夏术阶决心将微创外科确立为今后的主攻方向。不久,他获得了远赴英伦留学考察的机会。
在伦敦的那些日子,夏术阶刻苦钻研微创外科理论,潜心学习微创外科技术,而想方设法了解、掌握微创外科的走势及成果。学成后,面对英国导师的盛情挽留,他还是决定选择回国,为的是实现中国微创外科事业的理想。“没来得及将高科技的福音带给自己的恩师,我一定要带给祖国人民。”
2001年,留英归国的夏术阶担任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带领着这个久负盛名的学科在短短的两年内,完成了由传统泌尿外科向微创泌尿外科的全面转型,进入了上海市领先重点学科第三周期建设。
夏术阶致力于微创外科的发展,他经常提醒学生:“病人来医院是要健康的,不是要手术的,而手术只是还病人健康的一种方式。”他还说,对于一个外科医生而言,“如同是战士就要会用枪,是医生就要会做微创。”
在他的带领下,该院泌尿外科在国内率先将钬激光、铥激光、经皮肾镜、腹腔镜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手术带给病人的痛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该科能为绝大多数病人实施微创手术。学科的规模也由此不断扩大,由2001年的2名博导、2名硕导、30张病床,发展至2011年3名博导、5名硕导、90张病床,并于2005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独门技法领跑国际同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曾被认为是外科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夏术阶和他的同事发现,TURP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如失血、体液平衡紊乱、过多的冲洗液吸收、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特别是由于止血效果不佳,不仅术中出血多,而且术后需要进行持续的膀胱冲洗以避免血块堵塞导尿管,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患者恢复较慢。更令医生们担忧的是,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通气功能障碍,术中反复止血会延长手术时间。为保持术中视野清晰,常用不导电冲洗液持续灌洗,这种液体从前列腺创面吸收入血,会引起TURP综合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高效、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夏术阶将目标锁定在了激光上。这是一种新型的微创外科手术激光,在高温中组织水分对激光的吸收峰为1.92靘,能量极易被水吸收,因此具有良好的切割和汽化功能,安全、切除快、热损伤小。
2004年,夏术阶应用最新问世的2微米(铥)激光进行BPH(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并在国际上首创“剥橘式”2微米(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这种手术方法几乎不出血,免除了术后冲洗。通常,人的前列腺增生50克左右,而手术切除只需半个小时,对高龄老人特别安全。曾有位老人93岁时成功手术,如今99岁了依然安享晚年。
2005年,夏术阶在国际上首次披露2微米(铥)激光治疗BPH的文献。这项创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发表在SCI收录国际泌尿外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European Urology》上,影响因子分值达8.843。目前,夏氏“前列腺剥橘式切除术”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国际科学家科技点评机构F1000国际著名专家Stavros Gravas教授点评指出:夏术阶教授创立的“2微米(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手术的发明引领激光治疗BPH走出低谷”。
--德国SEITZ教授点评:国际上第一次建立的新方法并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值得推广应用。这一术式将前列腺切割成若干组织瓣,然后从精阜的近侧沿外科包膜画弧向内推进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前列腺组织被汽化逐渐变小,容易取出,避免了应用膀胱内组织粉碎器应用带来的风险以及经济代价。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充分体现了2微米(铥)激光的优势。
--与传统TURP相比,该方法出血极少,术中生理盐水冲洗特别安全,术后不需要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显著减少,安全性高,疗效与TURP相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如今,夏术阶带领他的团队已经用这一新方法完成了1000余例手术,均获成功。夏术阶还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独门技法,并应邀到国外讲学,目前全国许多大医院已经开展这项新技术。包括意大利、美国、蒙古、日本等国的境外患者也慕名而来。
创新,让夏术阶带领的团队第一次在国际同行中领跑。
此后,夏术阶和他的团队以及合作伙伴又相继建立了经尿道2微米(铥)激光、钬激光“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新方法,使年老体弱、有凝血机制障碍以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得到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临床随访发现,这种术式治疗的膀胱癌病人的生存率与膀胱全切开放手术接近。
而对于直径在2厘米-2.5厘米以上的巨大结石、鹿角状结石、多发结石和伴有集合系统畸形、肾结石远端伴梗阻等复杂结石,夏术阶应用象鼻子样可弯输尿管软镜配合超软钬激光光纤治疗,提高了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清除率,同时获得包括肾软镜在内的11项专利,并提出了输尿管三段四分法的新概念,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针对肾肿瘤早期诊断率的日益提高,夏术阶建立了铥激光彻底切除肿瘤而保留肾脏的手术新方法。
进一步降低微创手术风险
近年来,国内微创泌尿外科事业蓬勃发展,微创手术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泌尿外科手术。然而,正当人们聚焦如何更多地开展微创技术时,夏术阶却把焦点集中在了如何进一步降低微创手术的风险上。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良性的常见疾病,而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手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微创技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技术有导致输尿管粘膜剥脱,进而使病人摘除肾脏的严重并发症。尽管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后果严重。有学者统计,在1986-1996年的4000多例输尿管镜术中,发生黏膜袖状剥脱3例,约占0.11%。还有学者回顾了1990-1997年的273例输尿管镜术,发生输尿管黏膜袖状剥脱1例,占0.37%。而国内外无论是利用腹膜还是组织工程学材料来重建全层缺失的输尿管,均无法恢复输尿管蠕动功能。
针对这一难题,夏术阶带领课题组成员发现输尿管镜术致输尿管粘膜袖状剥脱时,输尿管肌层和纤维层的连续性依然存在的特点,通过动物实验为临床发生输尿管粘膜剥脱创立了急诊处理方法,即利用游离腹膜、膀胱粘膜、自身被剥脱的输尿管粘膜,在保留了肌层和纤维层及其神经和血供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紧急修复被剥脱后的输尿管粘膜缺损,保证了输尿管的正常蠕动功能和粘膜完整。术后10周病理检查显示,单层间皮的腹膜或膀胱粘膜或被剥脱的输尿管粘膜的回置均生存良好,被新生成熟的移行上皮所替代,粘膜下有丰富的新生血管丛,从而证实了游离腹膜等不仅可以在泌尿环境中存活,而且可以转化为尿路上皮。有研究表明,输尿管移行上皮爬行一圈需4-6周,然后快速生长,至3-6个月完全修复至正常水平。正常情况下输尿管粘膜上皮为4-5层细胞,结果显示新生粘膜有7-8层上皮细胞,且腹膜等替代后的输尿管功能良好,重建段均无狭窄。
与此同时,夏术阶带领的博士后课题组阐明了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这一严重事件的发生机制,对于微创外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从2002年至今,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结石近2000例,均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对于目前公众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夏术阶强调说,“微创并不等于微风险。”微创技术并非适合所有的疾病,而且由于微创手术并没有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同样具有手术风险。因此术前要严格地选择患者,同时严格地掌握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治疗策略。
眼下,微创外科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迅速被广大患者接受,比如在腰部打一个几毫米的“小洞”,可以取代20厘米的皮肤切口,取出肾脏内的结石。但微创外科的严重并发症,也已经引起许多医学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规避并发症,夏术阶提出了微创外科手术技巧四步训练法:一是医生先在操作训练箱内练习微创外科的基本功,如打结缝合止血;二是操作电脑模拟手术的全过程,如在电脑上模拟切除肿瘤的手术;三是在大动物身上做非常接近临床的实践性微创外科手术操作,培训生考试合格后进入;第四步即临床过渡性观摩训练。为此,在夏术阶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南部院区投资建成了涵盖妇产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的国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配置堪称亚洲一流,为实现加快提高临床医生微创外科技巧,改变培训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日常的门诊中,夏术阶时常遇到两类病人:一类是一直等到病情十分严重才来就诊,往往加大了治疗的困难和风险;另一类是听信了一些片面的宣传,误认为无论是否有症状,前列腺增大都需要治疗。其实,前列腺变大是必然的规律,如果没有症状,无需治疗。
病人的种种疑问,促使夏术阶更加重视医学科普教育工作。“医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治病,也要学会做科普。”在他的组织下,2009年出版了“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之《前列腺疾病》、《肾脏肿瘤与膀胱疾病》、《泌尿系结石》、《性功能障碍》四部书,广受好评,目前准备再版发行。此外,夏术阶还和同事们一起设立了病友俱乐部,定期为患者及家属开设专题讲座,深受病友欢迎。
■ 相关链接
前列腺病诊释疑
■ 前列腺大就一定是前列腺增生吗
前列腺大不一定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一个病理学名词,以前列腺间质及上皮细胞增生为其特征。组织学的前列腺增生可以只表现为显微镜下的增生而不导致前列腺体积的改变。某些前列腺的其他疾病,例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因前列腺管及其周围间质组织充血、水肿、前列腺小管和腺泡膨胀,临床上直肠指诊或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肿胀增大,但这种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并非是前列腺间质及上皮细胞增生导致,所以不是前列腺增生。
另外,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就如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一样,男性前列腺的大小也存在差异。不能机械地看待前列腺的大小,一定要结合年龄、是否对身体造成影响、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对于中青年男性而言,前列腺体积大小并没有重要意义。
■ 女性有前列腺吗
女性没有与男性一样的、作为器官存在的前列腺。但是女性的膀胱颈部也存在着胚胎时与男性前列腺同源的腺体和纤维组织。同时也受内分泌的影响与控制,称为前列腺样组织,只要相对于男性来说生长不完全,已经退化了。
1950年,德国妇产科医生Glafenbeng发现两种现象:一是女性靠近尿道一侧阴道前壁的前端有一个动情区,性兴奋时该区域增大,并向阴道内突出,在达到性高潮时又恢复正常大小;二是在性高潮时女性尿道可喷射出少许清凉的透明液体,这一现象至少在部分女性中可以见到。后来学者用Glafenbeng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来命名女性阴道内的这一性敏感区域,称为G点。
由于G点的位置与男性前列腺的位置相似,并在那里发现了前列腺样组织构成,这些组织通过开放于尿道的细小管道把含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分泌物排至尿道内,所以也有人把这一群组织称为女性前列腺。如果该处发现慢性炎症或结节性瘤样增生,导致膀胱颈部狭窄甚至梗阻,则会产生以排尿不适为主的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