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叶玲娜: 妊娠与炎症性肠病

叶玲娜: 妊娠与炎症性肠病

来源: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女性患者绝大部分可以正常怀孕并且生下健康的宝宝。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也并不那么容易,你需要按时到医生那里进行治疗随访,并且严格按照一套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来做。准妈妈需要由产科医生和助产士一起监测宝宝的生长状况,并且在消化科医生那里检查有无IBD复发的迹象。

疾病的活动对于正常怀孕来说比药物的风险更大。如果计划怀孕,那你需要和你的消化科医生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意外怀孕了,在与你的消化科医生探讨之前,不要盲目停止IBD的治疗药物。有些妇产科医生可能对于IBD患者的怀孕并不熟悉,那么请与消化科医生沟通,消化科医生可以与其他科医生进行沟通联络。

 

怀孕的机会有多少?

备孕妈妈的疾病控制得越好,怀孕的机会就越大,并且妈妈与宝宝的结局都会越好,所以IBD患者怀孕还是需要经过合理的计划安排。

没有证据表明溃疡性结肠炎(UC)或者非活动性的克罗恩病(CD)会影响生育能力。

非活动性IBD患者生殖能力与普通人群无差别,但是活动性CD或者之前做过盆腔手术,那么可能会影响生殖能力,因此IBD的有效控制(症状、实验室指标)很重要,能最大程度地增加怀孕的机会。如果因为疾病需要手术,那手术的影响最好与你的手术医生以及消化科医生讨论,因为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

任何一个女性怀孕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营养状态,这可能意味着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来看看维生素12、叶酸、铁、维生素D等的储备是否正常。这些营养成分如果有需要是可以进行改善的。如备孕期间通常建议服用偏高剂量的叶酸(每天5mg),这也需要与你的妇产科医生和消化科医生探讨,同时建议戒烟戒酒,所有处方、非处方或中草药要让医生看过。对于IBD用药(包括美沙拉秦、硫唑嘌呤、激素、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的具体问题,要与消化科医生讨论。IBD中使用的大部分药物对于怀孕是安全的,并且持续用药所得到的益处要大于其对宝宝的潜在风险。但甲氨喋呤等除外,在备孕的时候需要停药6个月,因为它可以导致胎儿缺陷。确保你与你的消化科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样能够对任何复发的风险和变化与医生畅所欲言。

 

什么是怀孕期间的随访?

有一点非常重要,IBD患者的怀孕需要由一组专业的医生的接诊,包括了产科医生、助产士、消化科医生、临床专业护士、内科医生和肠道外科医生。如果你想达到最好的结果,那么在怀孕期间的医疗随访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有可能影响准妈妈和宝宝的决定,都应该与你的消化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进行讨论。

门诊病人的随访在怀孕后3个月要看消化科医生,在产前数周也要随访,目的是讨论IBD对怀孕、生产和产后的影响。如有IBD复发的症状(腹痛、腹泻、直肠出血等)要及时就诊。定期的产检对监测宝宝的发育状况也非常重要。

 

IBD药物对生殖的影响

没有证据表明IBD的治疗药物对女性的生殖有影响。在男性,精子质量可能被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或者英夫利昔单抗所影响。柳氮磺胺吡啶的作用在停药后可以逆转。甲氨喋呤也可能造成精子数量的减少,但停药数月后可有改善。硫唑嘌呤不会影响精子质量,而英夫利昔单抗可能会影响精子质量,但在注射结束后也会有改善,但这到底是由于药物引起还是疾病严重程度导致需要用英夫利昔单抗所引起还不是很清楚。英夫利昔单抗以及阿达木单抗通过精子对宝宝的影响还是未知的,但是研究观察父母使用IBD治疗药物10年后,其使用药物与出生缺陷是没有相关性的。

 

宝宝发展为IBD的风险有多大?

IBD父母所生的宝宝发展为IBD的风险会增加,但总体风险还是很低的,CD2-5%95-98%的小宝宝不会有CD),UC0.5-2%。但如果双方家长都有IBD,风险会升高,有报导为36%

 

怀孕对IBD活动的影响

如果在怀孕时IBD不活动,那么复发的风险与非怀孕妇女一样,大约是1年复发率30%(大概每月3%)。最近一个欧洲的研究发现,有332位怀孕的IBD妇女,怀孕期间疾病不活动能有最好的结果。如果IBD活动时怀孕了,那么怀孕期间可能是处于疾病的持续活动状态的,这可能预示着活动的IBD是更难控制的。或许在过去医生更关注在怀孕期间使用更安全的药物,现在,大部分医生已经意识到绝大部分药物是安全的,而疾病本身的活动才是影响怀孕最终结果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而言,IBD复发常见于产后6周左右。而如果准妈妈一直维持治疗的话,那么复发的风险在产后并不会升高。

 

IBD对怀孕的影响

绝大多数IBD妈妈的宝宝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有CD的准妈妈即使疾病没有活动,生出低体重儿或者早产的风险还是会增加。这可能与准妈妈的营养状况相关,或者与之前的炎症严重程度相关,但这极少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怀孕期间IBD药物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绝大部分IBD药物被认为是在怀孕期间低风险的,并且保证准妈妈的健康状态应该是首先考虑的。可以想像,安全性的问题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而报导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多争议。在怀孕期间的对照试验是不道德的,因此绝大部分现有的实验数据是医疗记录的回顾。医疗记录的回访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它们研究的通常是小范围的,病例数少,而且没有对照组。产品信息说明书通常是不建议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使用的,因为制药公司的特殊立场所决定的。绝大部分的专家同意准妈妈需要持续维持治疗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美沙拉秦

几乎都认为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是安全的(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和美国FDA)。但是有报导在服用美沙拉秦的准妈妈生出低体重儿,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疾病的活动。所以低体重儿的发生可能是疾病活动所引起的。如果有服用柳氮磺胺吡啶,那么建议服用高剂量的叶酸(5mg),因为柳氮磺胺吡啶的治疗会影响叶酸的吸收。

 

激素药物:皮质类固醇和布地奈德

也被认为是安全的。皮质类固醇在IBD患者中使用可以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但是能被胎盘里的酶快速灭活,因此,宝宝接触到非常低的剂量。而怀孕晚期如果可能尽量避免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不然宝宝会对皮质类固醇产生依赖。但是如果疾病需要,还是要使用。

有些报导发现准妈妈在怀孕头三个月使用激素可能会增加宝宝唇/腭裂的风险,但尚未被证实。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怀孕期间的问题尚未在人类中证实。

 

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

通常被认为是低风险的,因为控制疾病所获的益处要大于药物的风险。怀孕期间使用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的已被报导过好几百例,绝大部分研究证明药物对准妈妈或爸爸是安全的,没有增加新生儿缺陷的风险。低体重儿、流产或早产有报导,然而这些也可能与IBD的活动是相关的。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可能影响到未出生宝宝的免疫系统,但只是随机的非对照研究。

 

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也被认为在怀孕、哺乳期间的低风险的。已有数百例报导在使用这些药的准妈妈成功地怀孕生子。发生流产、出生缺陷的情况与未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然而,两种药物都能透过胎盘并且在宝宝的循环系统中留存数月。因此,如有可能,这些药物一般在怀孕32周左右停用。此外,因为药物会在宝宝的循环系统中留存,活疫苗(包括麻腮风三联疫苗,卡介苗)在前6个月不能打。

 

甲氨喋呤

会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在怀孕期间不能用。如果意外怀孕,人工流产是需要讨论的,但不是必须的。为避免甲氨喋呤的暴露,不管男女都需要停药,在与你的消化科医生讨论商量过后,备孕前至少停药3-6个月。

 

怀孕对回肠造口和储袋功能的影响

有些IBD的准妈妈曾接受过手术,有回肠造口或储袋。怀孕在这种环境下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特殊的考虑是要避免脱水,对生产方式的特别选择呵护并意识到可能会增加肠梗阻的风险。

大约30%的有吻合造口的准妈妈会经历肠蠕动活跃,且有储袋的患者控制能力可能有暂时的影响。这些是由于造口或储袋的影响,通常生产之后就能好转。在怀孕期间需要保持充分的液体摄入,特别是疾病发生的时候。

 

吸烟对IBD以及怀孕的影响?

吸烟对宝宝有害并且可能会导致低体重儿,而且有致畸和流产的风险。吸烟还会增加克罗恩病复发的风险以及深静脉血检形成的风险。

 

推荐哪种生产方式?

准妈妈、产科医生、消化科医生以及肠道外科医生应该一起讨论决定生产方式,是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更合适。因为盆底肌对于肠道功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远来看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如储袋),那么其功能是尤其重要的。如果克罗恩病处于活动期有直肠和肛门病灶或者有储袋及回直肠吻合口的情况下,那么几乎都是推荐剖腹产。如果有未来手术风险的病人,如那些需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的溃结患者,或者那些复杂的结肠炎病史经常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那么也是推荐剖腹产,最终的决定因个体而异。会阴侧切可能会影响到肛周区域,所以如能避免尽量不做,但如情况需要,可以选择,因为如有会阴撕裂,会有更不好的影响。

 

产后控制IBD

维持用药很重要,因为这能够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这可能能让新妈妈们享受一段没有活动性疾病影响的亲子经历。一般建议产后6周到IBD门诊随访复查。

 

在服用IBD药物的时候哺乳是否安全?

最好与你的消化科医生讨论一下哺乳期用IBD药物的安全性。

美沙拉秦在哺乳期间可以服用。

泼尼松在母乳中会有低浓度的剂量。

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会以其代谢物的形式微量地存在于母乳中,但在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循环系统中并未发现。因此母乳喂养和益处要超过宝宝接触微量药物所产生的风险。

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会有小剂量代谢入母乳,但由于他们是蛋白质,会被宝宝所分解掉,所以在哺乳期间应该也是安全的。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More>>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