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英: 炎性肠病科普讲座——炎性肠病患者需要
来源:
炎性肠病科普讲座——炎性肠病患者需要均衡合理的饮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赵海英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炎性肠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炎性肠病患者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炎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常常取决于病变的范围、持续时间及活动度。特别是在疾病的活动期,患者往往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其次,由于担心加重腹泻及便血等临床症状,常需要进行饮食限制;而合并感染、发热时患者对热量的需求增加,患者常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及低蛋白血症。因此,营养支持治疗是炎性肠病治疗中非常至关重要的一环。营养支持不仅可以纠正患者能量及营养素的缺乏,还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缓解。
很多患者也发现饮食调整不失为一种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炎性肠病的患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某些食物可能导致或减轻症状。事实上,使用聚合、无纤维的肠内营养治疗克罗恩病在临床上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饮食调整通常用于减轻或预防炎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或并发症。特别是在改善微量元素缺乏、改善肠道症状、预防肠梗阻等方面,饮食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炎性肠病患者容易出现哪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吧。疾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常合并铁的缺乏;而腹泻明显的患者则可能出现锌及镁的缺乏;正在进行饮食限制及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叶酸的缺乏;回肠病变或回肠切除则造成患者维生素B12的缺乏;还有多项研究显示炎性肠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来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另外,一些特殊的饮食(比如不含小麦和不含乳制品的饮食)有助于改善患者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
克罗恩病患者常常合并消化道狭窄,而粗纤维多渣食物则可能会在通过狭窄区域时增加肠道梗阻的风险。因此,对于普通人推荐的粗纤维多渣饮食,对于炎性肠病患者而言却恰恰是需要避免的。粗纤维的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谷物种子、坚果及谷物外壳,多渣食物则包括:含有结缔组织的动物跟腱、老化的肌肉等等。对于炎性肠病患者我们常推荐进食细软、便于咀嚼的不可溶纤维及全纤维含量低的低渣食物,比如:鲜嫩的瘦肉、蔬菜的嫩叶及果汁等。这样食物残渣少更容易通过消化道及狭窄部位排出,减少消化道梗阻的发生。
此外,饮食调整还有助于改善炎性肠病患者脂肪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及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总之,炎性肠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均衡及合理的饮食方式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及健康的生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