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实名注册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李晓宇: 溃疡性结肠炎的科普宣教

李晓宇: 溃疡性结肠炎的科普宣教

来源:

小王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之前经常吹嘘说,自己有个“铁打的胃、强大的肠”。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典型的“无辣不欢”,而且特别喜欢吃超级辣的食物。与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别人吃辣之后出现肚子痛、腹泻等症状,他从来不会出现。可是最近两三个月,他却“辣”不起来。一次吃过“超级辣”后,出现腹痛、腹泻。多的时候,每天十几次。有时候,大便里全部都是黏黏的糊状物,有脓液,甚至带血。他紧张了,看过很多医生,吃了很多抗生素、益生菌,效果不是很理想。每天只能吃稀粥、咸菜,腹泻稍稍得到控制,若饮食不注意,吃一点辣,腹泻再次加重。近三个月,体重下降近10kg。真是苦不堪言。

医生建议做结肠镜检查。小王觉得自己就是吃辣太多,伤了肠胃。有必要做结肠镜吗?而且听说结肠镜检查很痛苦。做还是不做?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小王做了结肠镜,结果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易出血。散布浅溃疡。有的部位甚至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息肉。医生的诊断是“溃疡性结肠炎”!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为什么会得溃疡性结肠炎?是遗传还是因为吃辣的原因?溃疡性结肠炎都有什么临床表现?这病好治吗?能不能痊愈?痊愈后会不会复发?小王一口气问了好多问题。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病变多从直肠首发,向结肠蔓延,多数病例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为什么会得溃疡性结肠炎?

非常遗憾,尽管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真正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中的外源物质刺激、基因和免疫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因为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的病史或家族史中,会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并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检测出几种自身抗体阳性,并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这在正常人体内很少存在。这些均提示溃疡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也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美国的资料显示,约17.5%患者的亲属中患有本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有趣的是,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单卵双生子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18.2%)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4.5%)。

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饮食成分和肠道微生物是关注点。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肉类、蛋奶制品的摄入增加,使我国自80年代之后UC患病率增高。因为有的溃疡性结肠炎是继发于肠道感染之后,有时使用抗生素也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肠道微生物感染 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心理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的关系。有患者称:坚持锻炼,放松心情,会使得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若情绪紧张、劳累、焦虑、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会加重病情。

那么,小王得溃疡性结肠炎是遗传还是因为吃辣的原因?大量肉类、蛋奶制品的摄入被认为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以及疾病的恶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小王得溃疡性结肠炎考虑在自身免疫基础上,与大量肉类、蛋白质食物摄入有关。至于是不是遗传,需要询问家族史,以及长期随访,才能明确。


溃疡性结肠炎都有什么临床表现?

粘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大便里多粘液,带脓血。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眼睛病变,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大多数患者是慢性病程。但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天,伴有高热、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有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引起重视。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可以治愈吗?

(1) 饮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总的原则是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少油少渣膳食。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补充营养摄入量。

高热能:一般热能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千卡供给。可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

高蛋白: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强体质,利于病情缓解。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其中优质蛋白占50%为好。急性发作或手术前后避免牛奶、乳制品、硬果类、果仁类、豆类、海鲜等食物。可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瘦肉、蛋类制成软而少油的食物。尽量少食用红肉。

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避免绿叶蔬菜、杂粮、水果等含粗糙纤维食物,减少粪便的产生。

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病情急性期,以休息为主,缓解期,可以适度锻炼。

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如辣椒、芥茉等辛辣食物,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戒烟、戒酒。

(2)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包括传统的柳氮磺吡啶和其他各种不同类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坚持足量、长程用药。即使病情稳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柳氮磺吡啶疗效与其他5-氨基水杨酸制剂相似,但不良反应远较这些5-氨基水杨酸制剂多见。柳氮磺吡啶会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 因此用药时,要监测血常规、肝功等。目前有美沙拉嗪、奥沙拉秦、巴柳氮等新型药物。以美沙拉嗪为例,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黏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美沙拉秦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PGE2在人结肠黏膜的释放。相对来说副作用小于柳氮磺吡啶。

(3)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这种治疗如症状无改进,不应继续超过2周。

(4) 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12mg/kg,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

(5) 止泻药: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复方樟脑酊。止泻药物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应慎重使用。也可给镇静药物和解痉药物。

(6) 中草药治疗:以清热凉血柔肝止泻为主,生白芍12g椿根皮9g海螵蛸15g侧柏叶15g防风9g赤石脂30g甘草3g槐花15g,水煎口服,每日一次。

(7) 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氢可的松100mg溶于60ml盐水或甲基醋酸强的松40mg溶于75ml水,排粪后保留灌肠,每日12次。5氨基水杨酸5g每日1次,有镇静作用。马齿苋地丁草一见喜蚂蚁草、白头翁和红藤各30g,浓煎成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1014日疗程。

(8)外科治疗: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有效手术是结、直肠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肠造口。虽然病人对永久性回肠造口感到不适,对生活和工作也确实有些不便,但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损害健康,在缺乏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时,采用这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疗效满意。权衡得失,还是值得接受的。手术后90%以上病人可获良好远期效果,健康恢复,生活及工作仍可保持或接近正常。为了使末端回肠口排便次数减少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在手术方法上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如在造口近侧移置短段逆蠕动肠拌,或对造口近侧肠袢做长侧侧吻合使之形成大回肠袋以蓄存较多的肠内容,或在造口处以套叠方式形成唇样瓣以控制排便等。


痊愈后会不会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根据病情发作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爆发型。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药物治疗有效。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所以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本身就是慢性病,容易复发。但如果接受了外科手术,全部结肠和直肠切除,则不容易复发。

由此可见,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平时如何预防?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排解各种精神压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 版权声明: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学顾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学顾问所有,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学顾问”。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 更多
说两句吧!
您的身份为游客,如评论请先登陆
评论    

More>>

时事热点